- · 《青岛医药卫生》栏目设[05/19]
- · 《青岛医药卫生》数据库[05/19]
- · 《青岛医药卫生》收稿方[05/19]
- · 《青岛医药卫生》投稿方[05/19]
- · 《青岛医药卫生》征稿要[05/19]
- · 《青岛医药卫生》刊物宗[05/19]
海南古代医药卫生类文献的收集与整理<sup>*</s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海南无论是在气候、地理、物产,还是文化、民俗、经济等方面都有着鲜明的特征,这些特征又与此地的医药、卫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使之呈现出有别于
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海南无论是在气候、地理、物产,还是文化、民俗、经济等方面都有着鲜明的特征,这些特征又与此地的医药、卫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使之呈现出有别于其他地区的面貌。海南有得天独厚的宜居环境,宋代《方舆胜览》就记载琼州“乡邑多老人”[1]。海南春、夏气候潮湿、炎热,山区森林密布,地方史志中也有很多关于地方病及传染病流行的记载。海南有丰富且独特的药材资源,历代本草典籍都收录有大量海南特产药物。此外,尚有大量关于海南古代药物贸易、医学教育、卫生民俗等方面的记载散落在各类文献之中。由于孤悬海外,远离政治文化中心,医学发展相对滞后,海南医药卫生类地方文献长期以来乏人关注,更无专门针对这一主题的系统化整理。基于这一研究空白,笔者于2015年至2018年间对海南地方医药卫生相关古代文献进行了收集与整理。本文将从相关文献的内涵及外延,及其在时间、类型、体裁、馆藏地、内容门类上的分布概述此次整理的成果。
既往文献整理工作回溯
1949年以前我国并无针对海南医药卫生文献的专门整理,只是在历代地方志中的“艺文志”或“人物志”中会记载一些地方名人的医学著作。例如民国时期《琼山县志·艺文志》中的“子部”收录了琼山丘濬的3种医学著作,同一时期的《儋县志·艺文志》在整理苏轼诗、文时也收录了一些其在海南期间所作的医药学著作。1949年后,随着学术界对地方医学及地方文献的重视,一些地方文献目录、医学类书目开始对此类文献进行收集和整理。例如《海南地方文献书目提要》《海南文献总目》都专设“医家类”子目,著录现存的海南医药古籍;《岭南医籍考》中的“方论类”“针灸类”“本草类”“医史类”书目亦收录丘濬、丘敦父子的四种医学著作。然而上述整理仅限于海南籍历史人物所著之医学文献,对于涉及海南古代医学教育、行政,药材贸易,地方病与传染病等诸多方面的文献目前并未有全面、系统的收集和整理。
内涵与外延
本研究中“海南”的地理范围为当代作为我国行政区划的海南省,包括海南本岛及西沙、中沙、南沙群岛之陆地及约200万平方公里的南海海域。时间范围则按照史学上的定义,将“古代”界定为鸦片战争以前的历史时期。根据海南这一行政区划产生的相关史实,本类文献收集与整理在时间上的范围为公元前214年秦始皇设“象郡”至1840年。而依据文献的实际内容以及对史料延续性的兼顾,本类文献形成的实际起点为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设儋耳、珠崖二郡,止点则为清宣统三年(1911年)。内容上,“医药卫生”涵盖医、药学的学术理论、技术实践、教育普及、制度法律、产业贸易以及与之相关的人物、文化、习俗等。凡是能够反映上述内容的古代文献都被纳入收集、整理的范围。具体到海南地区,相关文献内容涉及特产药材及与之相关的经贸、贡赋,地方病与流行病疫情,医学教育与卫生行政,卫生风俗,医家及医著等诸多方面。
馆藏、文献体裁上的分布
调研及整理的结果显示,与海南医药卫生相关的古代文献共179种,其中存世者173种,亡佚者6种(其中一种有遗文3则)。所有文献均有国内馆藏且绝大部分都已数字化,其中1种(丘濬《群书钞方》)尚有台湾及日本馆藏。相关文献涵盖了正史、政书、类书、博物志、地理志、地方志、民族志、海防志、典故汇编、书目、文集、人物传记、笔记、诗、诗话、农书、园艺书、医药学专论及综合著作、报纸新闻、期刊文献等诸多类型及体裁。其中种数最多的为史志类文献,共81种,占比45.3%,包括正史、地方志、地理志、博物志、海防志、海关志、民族志、宗教志等子类;其次为医药类文献,共35种,占比20%,涵盖了本草典籍、生药学专著、药用植物研究、炮炙学专著、方书、疫病学专著、养生学专著、传染病学专著、医学期刊文献等子类;文人笔记20种,占比11.2%;政书9种,占比5%,涵盖法典、制度典籍、制度文献汇编、政治类书、官箴书;文集8种,占比4.5%;诗 6种,占比 3.4%;书目 4种,占比2.2%。另有单一药材研究专著2种,书信2种,人物传记2种,类书2种,游记2种,诗集、诗话、农学全书、园艺学专著、典故汇编、报纸新闻各1种。
不同历史时期的分布及其特征
海南古代医药卫生文献的形成时间迄自西汉,止于清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献的数量、体裁和内容上呈现不同的特征。①两汉时期的相关文献只有4种,包括3种正史,1种本草典籍,内容为海南设郡与当地物产(包括药材)的关系和对海南特产药材的早期记载。②六朝时期文献共16种,其中绝大部分为博物志,主要内容为对海南药用植物性状、功效的记载。③隋唐至五代文献共11种,体裁涵盖正史、典章、笔记、人物传记、诗、本草等,此时期开始出现贬谪官员及流寓人物记述海南药材、自然环境及地方病的文献。④宋代文献共39种,此时期文献的主体是各类地理志和苏轼等流、贬官员所作的笔记、诗词及书信,其中关于海南药材、卫生风俗、自然环境与健康关系的记载多基于作者亲身见闻,是珍贵的一手资料。由于宋代经济的发展,此时期文献中还出现了关于沉香、槟榔等药材贸易的记述。⑤元明两代文献共42种。现存最早的海南地方志文献修自明代,其中较完整地保存了海南在医学教育、公共卫生机构建设、医事人员管理、药物贡赋等方面的制度史料。明代亦是古代海南文化最为繁盛的时期,海南籍士人、医家所编、著的医学文献绝大部分成书于此时期。⑥清代文献共67种。该时期海南各州、县的方志成为记载医药卫生内容的主体,其中保留了大量且详细的流行病疫情史料和地方医学人物的传记。此外,还出现了外国传教士记载清末海南医药卫生状况的外文文献。
文章来源:《青岛医药卫生》 网址: http://www.yywsgw.cn/qikandaodu/2020/0713/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