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岛医药卫生》栏目设[05/19]
- · 《青岛医药卫生》数据库[05/19]
- · 《青岛医药卫生》收稿方[05/19]
- · 《青岛医药卫生》投稿方[05/19]
- · 《青岛医药卫生》征稿要[05/19]
- · 《青岛医药卫生》刊物宗[05/19]
论山海经医药的神话特质及文学意义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神话”一词是舶来品,1902年才首次由日本引入中国。在我国神话研究领域,关于“神话”的定义,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当属鲁迅、马克思和袁珂。20世纪20年代,鲁迅在《中国小说史
“神话”一词是舶来品,1902年才首次由日本引入中国。在我国神话研究领域,关于“神话”的定义,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当属鲁迅、马克思和袁珂。20世纪20年代,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1](P22)建国以后,学界对马克思的神话“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2](P33)的定义较为认同。20世纪80年代,袁珂在肯定“狭义神话”的基础上,提出了“广义神话”的概念,将神话定义为:“神话是非科学但却联系着科学的幻想的虚构,它通过幻想的三棱镜反映现实生活并对现实生活采取革命的态度。”[3](P72-85
综合上述定义,神话至少应具有三个方面的主要特质,一是其所产生的原型是“天地万物”之诸现象,是“自然界和社会形态”,是“现实生活”,是真实存在的,具有现实性;二是其表现形式是“自造众说以解释之”,是“幻想中”“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是非科学但却联系着科学的幻想的虚构”,想象与幻想在创造中占据主体位置,具有超现实性;三是主观、荒诞、虚幻的文字(或口头诉说)形式反映的是人民内心企图改变现实的“革命态度”,是人民内在心理的真实折射。
《山海经》大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被学界视为“神话之渊府”。[4](P1)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山海经》神话的研究在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宏观方面,以袁珂为首的学者对《山海经》进行校勘,恢复了经中文字篇目的原始状态,为其神话研究奠定了基础;微观方面,具体的神话如西王母的传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舞干戚等均得到了细致的梳理与全面的探讨,成为神话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和辐射源。医药是《山海经》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医疗历史及风俗,具有“史料价值”,且文字记述富有神话思维,是神话宝库中的重要成员。正如袁珂所言:《山海经》药物学的知识,“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神话传说范围的”。[3](P80)但据笔者目前所及资料,尚未发现学界关于经中医药神话特质的探讨与研究。根据“神话”的定义,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山海经》医药的神话特质及其文学意义进行探讨。
一、《山海经》医药的现实性特征
据统计,《山海经》全书共记124种药物,这些药物可细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包括化石类药物)。药物的使用方式多样,主要有服、食、佩、席、乘等。有些药物与其对应治疗的疾病一起出现;有些药物则并非用于疗疾,而是具有养生、美容或医学方面的其它神奇功效;有些药物具有综合功效,可以治疗两种及以上疾病,或兼具疗疾和其它功效。《山海经》中所记载的药物虽然表象、来源,甚至疗效都经过虚妄的想象与联想,但其原型并非凭空捏造,而是真实存在,甚至确具相应功效。这一点在历代本草典籍的记录与中医学的临证实践中可获得验证。
《中次七经》的木类药物“亢木”“食之不蛊”。[4](P178)对于“亢木”,郝懿行认为是《本草经》中的“卫矛,一名鬼羽箭,主除邪杀蛊”。[4](P178)亢木的具翅状物的枝条或翅状附属物可入药,《名医别录》云:“主治中恶,腹痛,去白虫,消皮肤风毒肿,令阴中解”。[5](P145)经中的“蛊”一义为人腹中的寄生虫。“服之不蛊”指服用“亢木”可以治腹内寄生虫病,与《别录》所云“去白虫”的功效相符。
《西山首经》的鸟类药物“数斯”“食之已瘿”。[4](P35)“数斯”的形象非常怪异,外形像猫头鹰,却长有人的脚。据考证,“数斯”实为鸱鸮科鹰鸮,在中国常见种类为鹰鸮,[6](P44)夜行猛禽,肉可入药。对于“瘿”,郭璞注曰:“或作痫”,[4](P36)即癫痫病。关于“鸱鸮科”鸟类的药用功效,《本草纲目》云:“主治风痫,噎食病。”[7](P1107)《本经逢原》亦云:“治头风目眩,颠倒痫疾”。[8](P259)可见“数斯”,即鸱鸮科鹰鸮确有“食之已瘿”的功效。
《中次十一经》的兽类药物“獜”“食者不风”。[4](P203)獜兽的样子像犬,长着老虎的爪子,身上有鳞甲,善于跳跃。郝懿行疑为鲮鲤,即穿山甲。“风”,即风痹、半身不遂。《本草纲目》有一则“中风瘫痪,手足不举”的药方,配伍中即有穿山甲。[7](P1003)可见,经中“獜”虽经艺术加工后外形极为奇特,但撇开这些虚构的元素,“獜”不但在现实中确有此物,而且其药用功效还可在临床中得到验证。
文章来源:《青岛医药卫生》 网址: http://www.yywsgw.cn/qikandaodu/2021/0525/1322.html
上一篇:当规矩和文明沦落之后
下一篇:品诗话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