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坚持法治思维法治方式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来源:青岛医药卫生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01 17: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8月5日,2020第三届国际公共卫生安全防控、防疫及防护物资(广州)交易会在广州国际采购中心举行。 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摄 图为王虎峰教授。 王鹏作(新华社发)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主

8月5日,2020第三届国际公共卫生安全防控、防疫及防护物资(广州)交易会在广州国际采购中心举行。
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摄

图为王虎峰教授。

王鹏作(新华社发)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有针对性地推进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等法律修改和制定工作,健全权责明确、程序规范、执行有力的疫情防控执法机制,进一步从法律上完善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措施,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和部门、行政机关和专业机构的职责。要普及公共卫生安全和疫情防控法律法规,推动全社会依法行动、依法行事。

疫情防控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对完善公共卫生法律体系提出新的要求。现有法律体系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疫情中暴露了哪些短板和不足?如何改进?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虎峰。

依法防控疫情

有30多部法律提供保障

记者:中国的公共卫生法律体系现状如何?

王虎峰: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工作。多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公共卫生领域陆续制定了系列法律,在依法防控疫情、应对突发事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法制保障作用。

目前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包括30多部法律在内的公共卫生法律保障体系,包括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几部骨干法律,及药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职业病防治法、献血法、渔业法等十余部相关专门法律。

在公共卫生工作中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强化治理的现实需要和有力武器。立法是构建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一环,中国在实践中逐步将经验总结上升为法律法规。

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期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司法解释,对疫情引发的各类纠纷提出原则性审判指导意见。次年,中国在总结非典、禽流感等防控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修订了《传染病防治法》,并对传染病按照甲、乙、丙进行分类管理。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内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进行分级管理。2019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疫苗管理法,从疫苗研制、生产、流通、预防接种环节打造全方位监管链条,规定实施疫苗全程电子追溯制度。

近年各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让我们认识到依然存在威胁生命健康的未知病毒。法律法规的预见性和预防性,有助于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随意性,因此还应该加大立法的力度。

全方面多维度依法抗疫

发挥基础强制协调作用

记者:如何评价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的相关立法情况?

王虎峰:国家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疫情期间相关立法节奏加快。

疫情发生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把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工作摆在重要位置。2月份作出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4月,初次审议动物防疫法修订草案,构建科学、合理、健全的动物防疫法律制度。同时,部署启动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体系的立法修法工作,主动回应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各界关心的问题。从上而下推进立法,全方面、多维度“依法抗疫”,使法律在公共卫生工作中的基础性、强制性、协调性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民有所呼,法有所应”。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大会收到的代表议案中,有1/4指向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体系。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调整2020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时,增加了有关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的内容,包括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统筹考虑修改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

实践证明,法律法规代表着治理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底线思维”,是保证社会持续运转的尺度规范。针对疫情防控中出现的热点、难点,法律法规的制定要兼顾社会关怀、人文精神,立法出发点始终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福祉。

传染病不认行政级别

个人隐私保护不够有力

记者:疫情暴露出哪些短板?

文章来源:《青岛医药卫生》 网址: http://www.yywsgw.cn/zonghexinwen/2020/0901/679.html



上一篇:笑话:假期打扫卫生,竟然发现老婆在柜子的花
下一篇:没有了

青岛医药卫生投稿 | 青岛医药卫生编辑部| 青岛医药卫生版面费 | 青岛医药卫生论文发表 | 青岛医药卫生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青岛医药卫生》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