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太平镇卫生院中医馆见闻记

来源:青岛医药卫生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10 13: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18 年 12 月,太平镇卫生院中医馆建成,结束了太平镇无中医馆的历史; 2019 年 11 月 5 日,该中医馆正式开馆接诊病人;截至 2020 年 6 月,该中医馆门诊接诊 1000 余人,住院部接诊并治愈

201812月,太平镇卫生院中医馆建成,结束了太平镇无中医馆的历史;2019115日,该中医馆正式开馆接诊病人;截至20206月,该中医馆门诊接诊1000余人,住院部接诊并治愈或好转出院210人。

太平镇卫生院现有医护人员31人,服务人口1.4万余人。全院房屋建筑面积2332.8平方米,目前设有综合门诊部、住院部、中医馆及家签工作站,有彩超机心电图、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医疗服务设备。中医馆有医护人员4名,主要开展针灸、拔罐、艾灸、挑治、穴位贴敷、小针刀、梅花针叩刺、药罐、刮痧、穴位注射、中药熏蒸、中药足浴等治疗项目,开馆7个多月,其便民、疗效和服务态度,看诊群众口皆碑。

56岁的复兴村7组宋万珍,患皮肤病、颈锥病有五六年了,尤其是她的皮肤病,随时发病且奇痒难忍,足部、背部常年皮肤溃烂,常常因发病干不了活,煮不了饭吃。到处寻医问药无果,钱还花费不少。偶听同村村民说起,第一次来看门诊试着治了一次,没想到效果还好,随后办住院治疗,扎针、火罐、放血、输液,两天三次见效果了。正在接受治疗的她向笔者不停的说着,让看看其足部、背部皮肤溃烂处已结痂,憨实的她不断重复一句话:这里的医生好,服务态度好,耐心得很

邻床一同治疗的陈忠友见状也忍不住自说起来:他患老梗、高血压七年了,此前因为没有中医馆,每年要跑到城里医院去理疗。自从有了中医馆后方便多了,今年就理疗三次,成为这里的常客。经过医生对他实施针灸、推拿、拔罐、中药的一番治疗后,感觉舒服多了。之前两次住院,自己只付了一次三百多、一次六百多,如果到城里医院理疗,往返车费加上吃的,一次至少上千的支出。这里的医生服务态度好、周到,还是在这儿好,方便......”他一说一个笑,笔者看他精神得就不像个病人。

太平村15组的李其亨,70岁,建档立卡户,患有痛风病。听医生介绍说,他是病人中印象比较深的一个,于是电话随访。不料,一接通电话就说个没完的他,恰巧还在镇上赶集,说离得近,他没事要到中医馆来看看、转一圈。据他说,201912月痛风发了,双脚红肿痛难忍,热心肠的帮扶干部向他推荐了太平镇卫生院中医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柱着拐杖来看病,随后办了住院,经过医治,一个星期消肿止痛,丢了拐杖走路回的家。医药费两千多,但自己只付了两百多,还是出院的时候才付的钱。很感谢帮扶干部,也很感谢医生,当时跟他一起治疗的几个病人都被治好了的。出院后,他还是爱喝点酒,病都没有再发作。来看看,转一圈,看着他与医生像老朋友一样的说笑着、拉家常,让人不难想象病人无意中视医院如家的随性,该是医务人员用心、用情服务所至。

65岁的杨候书老人是一名退休教师,患颈腰锥和眼病,有些听力障碍,在老伴的搀扶下柱着拐杖到中医馆理疗。问起病情,他老伴抢着说:他们本是太平镇复兴村人,为了方便看病才买房住在了太平镇集镇。这些年为了治病到处求医,外出治病时她一个人还照顾不过来,每次花费也不少。现在有了中医馆,她再也不用到处跑,牵着老伴就可以走着来理疗。已住院五天,颈锥病扎一天就不痛了。老伴行走不便,他做的各项理疗不用走动就可完成,原因是医生把他理疗所需的设备都给搬到床前来。

文章来源:《青岛医药卫生》 网址: http://www.yywsgw.cn/zonghexinwen/2020/1110/1004.html



上一篇:幸福向前冲⑨|建成标准化农村卫生室147处,新
下一篇:雅安市中医医院参加2020川渝高原卫生应急暨国防

青岛医药卫生投稿 | 青岛医药卫生编辑部| 青岛医药卫生版面费 | 青岛医药卫生论文发表 | 青岛医药卫生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青岛医药卫生》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